整体而言,非洲大陆撒哈拉以南主要是黑色人种居住,但撒哈拉以北主要是阿拉伯人居住,在南部非洲还有相当数百万欧洲白人后裔。所有这些人都自称货真价实的非洲人,因此我们不能以“黑”概全。即使在黑人中,黑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黝黑、暗黑、深褐甚至古铜色,怪不得南非自称“彩虹之国”。东非索马里、埃赛俄比亚等国人的肤色实际上并不比南亚(如印度、孟加拉)一些地区的居民更黑。按非洲黑人自己的说法,是不是非洲原住民,不管你的皮肤颜色如何,要用一支铅笔来检验一下。方法很简单,拿一支铅笔插进头发里,脑袋前后左右转几下,如果那铅笔没有跌落,您便是黑人后裔。原来非洲黑人的头发不论男女,均是密密实实的小卷儿,一层压一层,但每一根头发总长度不会超过两、三公分。这样的头发,铅笔插进去自然掉不下来。南亚人的皮肤虽然也黑,头发却与亚、欧其他人种无异,飘逸稀松,盛不住任何小物件。我到非洲不久就发现,检验是否真非洲人的方法除了用铅笔插头发外,还可以在头上放一桶水(要是胆怯的话,也可以用一篮子菜),那些头顶重物仍健步如飞的人必是正宗无疑。
中国人有“一白遮百丑”的说法,言下之意是说黑色的皮肤不好看。其实,在黑人的审美观中,也是以浅色的皮肤为美。我去过的许多非洲国家都有挂领袖像的习惯,经过摄影师的特意处理,那些照片上的国王、总统看上去奕奕生挥,只有亮的感觉,没有黑的感觉。黑人男子中能象歌星麦克?杰克逊那样有钱由黑变白的寥寥无几,但也大都偏爱皮肤浅色的女子。所以在非洲市场上可以买到进口的或当地生产的各种皮肤增白化学药剂,价格不等,贵小姐和穷人家的女孩都是消费者。顺便说一句,黑人女子,皮肤光滑细腻,丰乳肥臀,细腰长腿,柳眉大眼,一口天生整齐洁白的牙齿,足以令那些皮肤生来粗糙、身材比例失调(有的三十多了还戴着一口牙齿校正器)的欧美女子羡慕不已。难怪在非洲,乃至欧洲、美国,黑人和白人情侣手拉手在街上散步,已是随处可见。黑白通婚,有很强的互补性,所生后代白里透黑果然漂亮。
非洲人的禀性有如他们的皮肤一样,也有细腻、敏感的一面。他们把所有不属于黑人的人都简称为“白人”(有时也把所有黄种人叫“亚洲人”),自己也称自己是黑人,但就是不喜欢人家反过来叫他们“黑人”。在我工作的国际机构里,有一份涉及南非的官方文件几易其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该怎样称呼这个国家里的各种肤色的人。以“白人”、“黑人”、“黄人”区分显然不妥,也不雅,有人建议以“非洲人”来表示黑人。这似乎也行不通,难道世世代代居住在南非的白人和印度人就不算“非洲人”吗?最后决定以“欧洲裔的非洲人”表示白人,“亚洲裔的非洲人”表示祖先来自印度和其他亚洲地区的人,黑人就是“非洲人”(总不能叫“非洲裔的非洲人”吧)。忙活半天,不就是要避免“黑”字吗?为什么不能说“黑”字呢?据我观察,这与殖民文化有关。“黑”这个原本表示颜色的字无论在英语还是法语(非洲国家的主要官方语言)中都含有明显的贬义。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下列这些水下透明或接近透明的生物,并不意味着它们会将一切暴露。相反,没有颜色的它们不仅可以帮助它们躲开天敌。同时,拥有良好的透明性还让他更加美丽和珍贵,当然这也大大的增加了其被灭绝的可能。不知道数十年或是数百年后,我们还能不能看到它们的踪迹。
1、透明樽海鞘
以前不被当作一种相当简单的海洋生命基本形式的樽海鞘,现在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有效的固碳生物。据科学家估计,人类产生的三分之一的二氧化碳,可以被樽海鞘处理掉。它们经常吃浮游植物,并排泄出富含碳的密实球状粪便,这些粪便会很快沉到海床上。樽海鞘几乎完全透明,只有它们的胃会暴露它们所在的位置。樽海鞘是群居动物,它们经常会连接在一起,组成像上图一样的复杂结构。
2、透明的“玻璃蛙”
这种外形奇特的青蛙生活在委内瑞拉以及亚马逊和奥里诺科河盆地,属于两栖物种瞻星蛙科(Centrolenidae)家族,它们大多全身听不到是青柠檬绿色,腹部皮肤是透明的,因此,肉眼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它们的心脏、肝脏和消化道都可从透明的皮肤一览无遗。
3、头部透明的深海鱼
这种身体结构怪异的深海鱼叫做“桶眼鱼”(Barreleye)发现于1939年,当时这种深海鱼的标本在从海底升上海面的过程中,遭到很大破坏。它们的学名是“Macropinna microstoma”,其最奇特的地方就是长着透明的头部和管桶状的眼睛。它的眼睛对光线十分灵敏,并且可以自如旋转,它们可以透过透明、充满液体的头部观看到头部上方的猎物,它的桶管状眼睛内嵌在头部,由亮绿色的玻璃体盖住。当头部上方出现猎物时,它们的眼睛就会向上旋转,透过透明的头部进行观测;在鱼嘴上方的两个小斑点并不是复眼,而是它的鼻孔,这与人类的鼻孔有相似之处。
4、透明的片脚类动物
这种透明片脚类动物的学名是“Phronima”,它是近期在北极深海山脉中发现的一些奇特物种中之一。为了生存,这种像虾一样的微小海洋生物从里至外地将自己呈现出来,希望这样躲开捕猎者,从而透明地彻底消失。据悉,许多深海环境的小型生物都擅长于透明,这样便于更好地将自己在所处环境中隐身伪装。
5、神奇的透明水母
水母是可能在水中游动的腔肠动物门家族的成员之一,它们的足迹遍布每一个大洋,从海洋表面至海底深处。许多水母非常透明,以至于人们有时无法看到它的踪迹。如图所示,这是一种Arctapodema类水母,它的体长为2.5厘米(1英寸)。
现如今随着海洋水温上升,它们的数量会迅速增加。水母经常呈透明状,它们会利用这一优势偷偷潜入鱼群里,捕食靠近它们的鱼儿。同时,跟玻璃乌贼和其他深海海洋动物一样,这种透明水母利用生物荧光吸引猎物靠近,然后利用触手捉住它们。图中的栉水母呈现美丽的彩虹色,对其他一些海洋动物来说,它们的吸引力非常致命。
6、透明乌贼
透明乌贼生活在南半球的海洋环境中,其学名叫做“Teuthowenia pellucida”,它的眼睛上长着光学器官,并具有将自己身体盘成球的能力,就像是一种水生刺猬一样。它是许多深海鱼类的猎物,比如:小丑鲨、鲸和海鸟等。
相关推荐